×

手机扫码

“手机扫码”时代,如何让老年人也安享便利?

cnsjol cnsjol 发表于2020-10-25 00:07:19 浏览315 评论0

抢沙发发表评论

疫情防控所需要求出示健康码,有老人翻遍手机也找不出“码”;有些景区、地铁站“仅支持扫码支付”,有老年人拿着现金无可奈何;不少城市看病、买火车票要手机预约,一些老年人离开子女寸步难行……

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。2019年,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增至2.54亿,占总人口的18.1%。有人预计,到2050年前后,我国老年人口将增至4.87亿,人口老龄化水平将升至34.8%左右。当老龄化社会遭遇“手机扫码时代”,两者如何并行不悖,让老年人也安享便利?2020年重阳节之际,记者对此展开走访调查。

处处扫码 大事小事成了“两眼一抹黑”

前不久,呼和浩特市退休老人王先生乘地铁去机场,到达地铁站后发现人工售票窗口没人。一位乘客提示他,得先通过手机扫码下载App,然后通过此App买票或者扫码进站。他在手机上操作了半天,急得一头大汗,血压都升高了,还差点误了飞机。

国庆期间,太原市退休工人张女士到江苏扬州市瘦西湖景区游玩。到达景区后才得知,景区不设人工售票窗口,全部需要用手机扫码预约支付。“好在有儿女跟着,不然真是挺紧张。”68岁的张女士说。

因疫情原因,如今很多公园要求游客出示健康码,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,一些老年人连公园的门都进不去;交手机费、打出租车、到商店买东西,被频频拒收现金;因为不会用手机买票、挂号,很多老人只能一趟趟跑火车站、跑医院……

记者一位朋友老家在山东,父母亲都上了岁数。前段时间,他的母亲患病想挂专家号,老父亲往医院跑了几趟都空手而归。这位朋友想通过微信平台挂号,却被提示是外地手机号,仅本地手机号用户才能预约。无奈之下,身在山西的他只好给山东的亲戚打电话,才最终解了家中的“燃眉之急”。

记者走访中,不少老年人感叹,智能手机应用为现代生活打开了一扇“快捷之门”,却把不少老年人挡在了快捷之外。

多因素导致老年群体服务受阻

今年年初,央行在我国7省份进行抽样调查,获取有效问卷2万余份。调查显示,未使用电子支付工具的受访者比例为17.6%,人物特点是老年人、低学历、低收入、退休人员、农村地区。其中,60岁以上人群当中使用电子支付的仅为51%。

“由于身心特点、思想观念、知识结构等多方面原因,老年人接受新信息、学习新技能的能力较弱,对智能设备与智慧生活的适应比年轻人慢。”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于宁说,尤其是高龄老人,这方面遇到的困难相对更多。

她分析说,当前很多场合需要智能手机扫码或下载安装App才能开展相应服务与操作,但部分产品并没考虑到老年人的群体特点,产品让老人学习起来较为复杂。况且,不少老年人用的还是“老人机”,扫码功能都不具备,更无法进行其他操作。

事实上,适合老年人用的手机不需过多附加功能与高端配置,只要能够具备基本的扫码支付与App安装使用等功能即可。但记者走访中发现,目前,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、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手机,市场上还不多见。由于手机功能过多,甚至出厂就绑定了很多卸载不了的应用,老年人常用的功能不能清晰展示;手机界面字体过小,没有照顾老年人的视力因素等。有的老人担心上当受骗,对扫码支付存有一定的戒备和排斥心理。

专家认为,在这种情况下,不论日常出行、医疗保健、观光游览还是疫情防控,都应充分考虑到更多群体特别是老年人群体的实际情况,作出合理安排。

多一些为老人着想的小细节

受访人士认为,社会需要进步,但也应设身处地为老人着想。在发展智能化服务的同时,仍需多方面发力,真正以人为本,给老人更多帮助,让老人享受到基本的服务和便利。

“家庭成员对老人的带动很关键。”太原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权益保障处处长完钊说,年轻人要有意识地和父母多交流,教他们怎样绑定银行卡,怎样在卡里设置小额度。

太原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郝建业建议,要多发挥老年大学、老年活动中心以及志愿者服务团队的作用,对老年人进行智能手机操作的“速成式”培训。“老年人要自尊自爱,活到老学到老,不能拒绝再学习,要力争对智能手机懂得一二。”

对于服务单位,完钊还建议说,“人工服务通道需要适量保留,这不仅是对老年人有利,还也能为手机没电、欠费或是忘带手机的人提供服务,这些细节是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体现,更是重要检验。”